辦學理念
王梅霞
孫海清
邵斐
馮莉
徐州市云興小學著力“三名建設” 構畫“幸福五園”

    共享美麗中國夢,云興小學有回聲。學校致力于辦學思想的堅守、持恒和創新;致力于教師能量的激發、聚集和釋放;致力于課程體系的多元、特色和營養;致力于校園文化的傳達、感知和呈現!以快樂的教育姿態,理性的教育思考,逐步把學校構建成更有視野、更具特色、現代化的學習共同體。

著力“三名建設”——“五園四景”構畫幸福教育

    感悟云龍“科教興區”戰略,感受云龍教育“四區同創” 的發展氣魄,云興小學立足“為學生的幸福發展奠基”,著力“三名建設”——名校承諾、名師輻射、名課程引領,構畫以“五園四景”為載體的幸福教育文化特色,讓每一位學生在喜悅中獲得成功,在夯實基礎上得到多元特色的發展。溢滿“書香校園”,師生共讀精彩人生;推進“數字校園”,追求教育生活現代化;營造“雙語校園”,開拓“面向文化、面向特色、面向國際化”的教育視界;倡導“生態校園”,強化“環境育人,育人育心”的校園生態;實現“和諧校園”,弘揚民主科學、人文開放、健康快樂的和諧文化。人和物協調統一,濃筆重墨四大園景:優美宜人的校舍園景;積極進取的精神園景;自主互動的信息化教學園景;打造銳意進取的人力園景。讓云興校園成為師生共同成長的幸福家園!

追求“簡約高效”——從校本行動走向校本文化

    為了積淀“簡約高效”的底氣,云興小學立足“學校發展,成就教師” 成立了“杏壇春雨學習共同體”,用共同的教育愿景凝聚教師,真心實意聚焦課堂,溢滿愛心關注操場。在勤勉扎實的課程改革中,導入“心育育師,育人育心”師培理念,倡導“簡約高效”的校本行動走向校本文化。在云興人“簡約”的眼光中,校本研究被概括為“云興333人才發展工程”—“校長、教師、學生”以“讀書學習、沙龍對話、課題研究”的形式,實現著“簡約高效、師生成長、學校發展”。

    1、追求“簡約高效”, 云興小學推進學科質量目標管理,提出教師教育能力發展“十問”: 一問備課質量:理不理解課標?理不理解教材?理不理解學生?有沒有基于三個理解的經驗和策略?二問教學效率:師生累不累?時間長不長?作業多不多?三問教學效果:學生會不會?作業交不交?成績好不好?四問教學藝術:能不能做到深入淺出、因材施教、溫故知新?有教材構建意識嗎?五問課堂領導:學生聽不聽?服不服?愛不愛?追不追?六問教材開發:有無自己開發的補充材料?七問四課表現:組內推門課,課題研究課,學科競賽課,交流展示課。八問基本建設:有無經典課例?有無參照課件?有無基本題庫?新教師能否得到藍本?老教師有無風格?九問雙向構建:制度程序、行為改變之間的互相反饋與改變。十問教學特色:有無學科優勢?有無攻關成果?有無普遍適應性的經驗?

    2、追求“簡約高效”,推行云興學子“十好”習慣養成教育,全面發展 “三品三雅,三基三力”。學校將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具體細化為“十好”行動——讀好書、寫好字、上好課、行好禮、說好話、做好操、吃好飯、掃好地、護好綠。借宋代大儒朱熹的“灑掃應對”理念,編寫了校本教材《灑掃應對 “十好”教育》,并推廣到云龍全區2.3萬小學生使用,積極為學生打下幸福人生的寬厚生長點。全面追求學生發展的“三品”——精神品質、道德品質、意志品質;“三雅”——舉止文雅、氣質優雅、品位高雅;“三基”——基本方法、基本技能、基礎知識;“三力”——實踐力、創新力、發展力 。

聯誼借勢借智——課程關懷浸潤真、善、美、樂

    2012年通過云龍、上海兩地教育聯誼,云興小學借勢借智,學校選派“影子校長”跟崗、骨干教師交流、新銳教師拜師,充分調動多元優秀的教師群體,把學校文化付諸于多元特色的校本課程開發。構建了國際理解類、家鄉類、藝術類、體育類、生活類、科學類等六大類別的“幸福五園”課程。實施園長制管理, “七彩校園主題節”推進,浸潤真、善、美、樂,把課程關懷帶給每一個學生。讀書節——人文情懷;清明節——革命精神;藝術節——藝術魅力;民俗節——民族文化;體育節——陽光健康;英語節——國際視界;科技節——實踐創新。輪滑、器樂、舞蹈、英語、美術、小記者、籃球、科技、武術、游泳、合唱、課本劇、民俗游戲、國學經典等社團活動精彩紛呈,更記錄了云興“幸福五園”的教育樂。其中《云興輪滑》、《灑掃應對“十好”教育》成為徐州市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特色課程品牌。通過充分發掘和有效整合課內外多元、特色、營養的課程資源,多元、合力、超越成為學校發展的主流價值觀。云興師生正以快樂的教育姿態,理性的教育思考,把學校構建成有視野、有實力、現代化的學習共同體。

版權所有:徐州市云興小學(原徐州市鐵路第三小學)  地址:徐州市復興南路227號
電話:0516-83814830  ICP備案號:蘇ICP備17067558號-1    【管理入口

蘇公網安備 32030302000331號


最新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